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千年祖庙再建你的样子 "修缮"计划投资7330亿

广州日报  作者:张涨 潘慕英 邓柱峰 张婷婷  2013-07-10 10:12

[摘要] 祖庙古建筑群原貌复建和景观提升工程即将启动,再现旧时崇正社学、大魁堂等建筑,项目计划投资7330万元。

祖庙古建筑群原貌复建和景观提升工程即将启动再现旧时崇正社学、大魁堂等建筑 项目计划投资7330万元

始建于北宋的祖庙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是佛山的一张名片。三年前才刚刚经过百年大修的祖庙近日又将踏上新旅程。前日,佛山市政府召开祖庙古建筑群修复和景观提升工作座谈会,宣布将全面启动祖庙古建筑群的复建和景观提升工程。崇正社学、大魁堂等一批古建筑有望将按历史原貌复建,孔庙片区将进行景观提升工程,佛山图书馆旧址也将进行改造,三大项目共计划投入巨资7330万元。

前日,佛山市政府召开祖庙古建修复和景观提升工作座谈会,宣布启动祖庙古建筑群复建和景观提升工程,同时邀请省、市建筑、规划、文化旅游方面的专家及市民代表对此进行讨论。

据介绍,该工程是市政府为了落实“支持祖庙、仁寿寺、岭南天地、梁园、南风古灶携手创建国家5A级景区”重点工作,配合佛山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及提升祖庙及周边景观文化品位。即将启动的祖庙古建筑群复建和景观提升工程将包括三大项目:佛山市图书馆现址改造、孔庙片区景观提升及崇正社学复建。

现在的祖庙仅剩旧时建筑群中轴线上的景观,两侧不少古建筑已不复存在。

现在的祖庙仅剩旧时建筑群中轴线上的景观,两侧不少古建筑已不复存在。

欲重现清乾隆时期盛况

三年前祖庙刚刚完成百年大修,如今又启动新的复建是否有些频繁?昨日,佛山市祖庙博物馆馆长凌建表示,与三年前的百年大修相比,此次复建更偏重于重现祖庙昔日盛况。百年大修主要是文物本体的修缮,包括木架构、瓦面、灰塑、梁柱的修复和更换等。这一次则是对整体文化景观的提升,重在挖掘祖庙文化内涵。

凌建说,近代保存下来的祖庙建筑群其实主要在旧时祖庙的中轴线,大致是从南面的万福台到北面的庆真楼。而历史上清代乾隆、道光年间是祖庙最鼎盛的时期,当时这条中轴线的左右两边还有很多建筑,包括现在提议复建的崇正社学、大魁堂。

昔日的古建筑已经不复存在,如何原貌复原?凌建表示,目前设计方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将根据《佛山忠义乡志》留下来的历史照片和民国时期的测绘图等历史资料,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按明清原貌复建两大建筑

在三大项目中,崇正社学复建工程备受关注。崇正社学原址在祖庙灵应祠以东,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

据史料记载,崇正社学是祖庙东面的附属建筑,是佛山明清时期教育和绅士祭祀文昌神的场所。大魁堂则是崇正社学内的一栋建筑物,主要功能是议决乡事,组织地方公益事业和拨发地方公益款项。这些古建筑都在民国时期被损毁。

祖庙相关负责人表示,崇正社学复建项目属建筑类文物保护工程,方案设计需依据历史文献,结合现状勘察结果来编制。目前设计方正在勘探地基,下一步将在勘探地基的基础上做成设计方案。

复建项目尚待国家审批

1996年,祖庙被评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为国宝级单位,祖庙规划保护范围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受到国家保护。复建的方案如今已经提出,但真正实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凌建表示,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在重点保护单位范围内的建筑施工都要经过报批,经省文物局专家组认可再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所以目前提出的初步方案还须经过国家审批才能正式开始实施。

目前,佛山图书馆现址改造项目及孔庙片区景观提升项目已公布方案初稿,供市民选择。而崇正社学复建项目已启动现状勘察工作,将依据历史文献,结合现状勘察结果设计方案,再向市民征求意见。

 

网友赞弹

祖庙复建古建筑群的消息在网络上传开来,也引发了不少当地网友的口水战。有网友认为祖庙修复完工后,能带来浓重的历史文化气息,也有网友认为保持现状比较好。还有网友建议,这次改造重修后祖庙应向公众免费开放,增加公众对祖庙历史文化的了解。

现在的祖庙仅剩旧时建筑群中轴线上的景观,两侧不少古建筑已不复存在。

到祖庙祈福是佛山人的传统。

网友“红尘有我伴”:给力!保存历史才能保存文化。

网友“落水无情”:祖庙是佛山的历史重地,希望能复建古建筑群,让更多人了解佛山过去的历史。

现在的祖庙仅剩旧时建筑群中轴线上的景观,两侧不少古建筑已不复存在。

崇正社学和大魁堂已被损毁多时,原址杂草丛生,堆满杂物。

网友“FS艇仔粥”:求“专家”放过佛山!

网友“Sharon”:图书馆体量大压迫祖庙?体量大的酒店也压迫祖庙啊,怎么没人说。

 

焦点讨论

孔庙片区海日楼是否复建存争议

据了解,孔庙片区提升改造范围是西起孔庙、东至藏珍阁,北起经堂寺铁塔、南至东瑞路,整个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

设计方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了两个方案,方案一是在孔庙前恢复莲花池,新建展览厅,拆除藏珍阁。在孔庙南面即现在的祖庙内部停车场位置,新建游客配套服务建筑。并新增南入口与地铁祖庙站接驳,同时把祖庙内的碑廊亦移至该片区。方案二则是在孔庙北侧,即如今的孔圣园牌坊入口处复建海日楼,对原有藏珍阁进行加固或改建,园林、南面建筑和碑廊等处理手法与方案一相同。

南面的游客配套服务建筑将有何用途?祖庙相关负责人表示,可能将作为佛山历史文化展览场所。

目前,在两个方案的选择中,是否复建海日楼尚存在争议,“由于孔庙北侧的空地比较小,建起一座新的建筑恐怕会令市民感到比较压迫。且如今已经兴建了桥亭水榭等景点,一旦要建海日楼必须把这些景点拆除。”祖庙相关负责人说。

现在的祖庙仅剩旧时建筑群中轴线上的景观,两侧不少古建筑已不复存在。

在祖庙孔圣园每年都要举办开笔礼。

图书馆改造

复古PK现代

据介绍,佛山图书馆将于今年年底迁到位于佛山新城的新址,而现址将结合祖庙提升工程进行改造。整个图书馆现址将作为祖庙办公楼及游客服务中心,并将在现址建设地下停车场。图书馆现址主要进行外立面的改造和体量的改造。

据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冯江介绍,由于图书馆较大的体量对祖庙建筑群造成了视线上的压迫,且与祖庙建筑群整体风格不协调,西面临街部分的台阶也显得很突兀。此外,祖庙片区缺乏统一有效的集散管理场所。针对这些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设计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拆除图书馆6楼和5楼部分,整体风格趋同于以祖庙为代表的传统建筑意向,建设传统坡屋顶,再现现有祖庙内各传统元素。方案二,整体风格倾向于简约、洗练,用现代的手法与材料来改造。值得注意的是,在两个方案中,为了把图书馆更好地与祖庙连接起来,都将迁建叶问堂,令图书馆与黄飞鸿纪念馆连接。

7330万元怎么花?

祖庙将再次展开“大动作”,市民关注的莫过于将投入的巨资7330万元谁来掏?怎么花?按照公布的初步规划,佛山图书馆现址将拆除顶部部分建筑进行改造,初步预计工程费用约4100万元左右,计划由市财政安排;孔庙片区景观提升工程费用预计2500万元,由祖庙博物馆承担;崇正社学复建工程涉及灵应祠以东原崇正社学地块,预计费用730多万元,也由祖庙博物馆承担。

修缮期间对市民生活有无影响?

一旦通过审批,位于城区中心位置的祖庙再次进入修缮时期,是否会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参观?凌建表示,复建工程大多数集中在祖庙景区平时游客较少的位置,因此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只是图书馆外立面施工及材料搬运等,可能造成市民进出不便。

 

三大古建筑的前世今生

由于长年不复存在,此次明确要求复原重建的崇正社学、大魁堂以及孔庙可能很多市民读者都不熟悉。昨天,本报记者专门前往祖庙去翻寻资料,时间将这三大建筑的前世今生收集回来,让大家了解佛山文化上曾经辉煌的几个著名建筑。

崇正社学: 明清时期佛山的社区学堂

崇正社学又叫做文昌宫,位于佛山祖庙左侧,原为佛寺。明朝洪武八年改建为社学,安奉文昌神牌于中座。社学是元、明、清三代的地方小学,是当时农村启蒙教育的一种形式,带有义学性质,多设于当地文庙。作为佛山镇的重要社学,崇正社学具有士子课文(教育)和绅士祭祀文昌神的功能。

目前,崇正社学损毁已久,人们只能凭历史记载对其旧貌略作想象。乾隆年间撰写的《佛山忠义乡志》对其建筑布局就有明确记载,“崇正社学在灵应祠左,与(灵应)祠相属,外门联建,甚壮伟。”

历史上对崇正社学有过多次维修,仅明代嘉靖年间和天启七年就维修过三次,清代顺治和康熙年间也再度重修。作为义学课堂,多次维修的修缮款均来自灵应祠祠租,没有花费民间一分钱。正如佛山同知(知府的副职,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韩绍贤撰写的《重修文昌宫寝碑记》记载,“出灵应祠租羡之项,不费民间一钱,又仍其旧而饬理之,无丝毫变易而已,焕然耸人心目矣。”而且不仅修缮款由灵应祠拨给,连会课费也是灵应祠提供,可见祖庙对崇正社学正常运行的重要作用。

到了清代,明代所建的社学陆续衰败废弃,崇正社学也逐步转为祭祀文昌神,并成为大魁堂所在地。

抗日战争时期,崇正社学建筑被毁,仅存建于明代的一座二层四角八柱重檐斗拱结构的文魁阁保存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在原崇正社学片区(文魁阁后面的空地)兴建起学校,先后被用作南海中学和佛山市第九中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的市教委把地块移交给市文化局,归佛山市博物馆管理使用。目前场地用于临时堆放建筑材料,并在人流高峰期作为疏导人流的临时通道。

现在的祖庙仅剩旧时建筑群中轴线上的景观,两侧不少古建筑已不复存在。

祖庙精美的雕刻。

大魁堂:清代佛山民间自治的中心

大魁堂在清代是佛山的民间自治权力中心。它本是崇正社学内的一座建筑物,在祖庙东侧,门口与祖庙建筑连为一体。它的修建年代至今存有争议,可能始于明代,也有可能始于康熙二十四年。

大魁堂与崇正社学不同,社学是教育机构,而大魁堂则是政治机构。佛山历史名人冼宝干曾指出,“大魁堂者,明时乡人继乡仕诸公后,建此以处办乡事,亦灵应祠尝款出纳所也。故自明以降,乡事由斯会集议决,地方公益,其款亦从是拨出”。就是说,大魁堂的主要功能是议决乡事,出纳祖庙常款,组织地方公益事业和拨发地方公益款项。

此外,大魁堂还有“劝诱德业,纠绳愆过,敬老推贤,以肃风化,维持世教”的功能。有历史学家认为,嘉庆年间恢复乡饮的地点不在祖庙,而在崇正社学,与大魁堂的存在有很大的关系。

大魁堂明确作为政治机构是乾隆三年(1738年)以后的事情,而他的孙子道光皇帝在任时曾单独重修大魁堂。并且乾隆和道光年间都有灵应祠图,不同的是,道光把乾隆灵应祠中反映较为清晰的崇正社学图隐去了一块,却把乾隆灵应祠中没有反映出来的大魁堂建筑标示出来。一隐一显,正预示着这些建筑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地位和功能。

现在的祖庙仅剩旧时建筑群中轴线上的景观,两侧不少古建筑已不复存在。

(资料图片)

孔庙:曾是祖庙片区的大型建筑群

佛山孔庙在祖庙大院内,旧称尊孔会,是清宣统二年(1910)由佛山本地一批尊孔士绅集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并未依照一般文庙之制。原建筑包括孔圣殿、会客厅、亭子和花园,占地约2000平方米。现仅孔圣殿一单体建筑保存尚好外,其余建筑均荡然无存。

1958年因整治“古洛水”污水沟及开辟马路等市政建设,孔圣殿前花园一再迁入,后经佛山市园林管理处维修整理,四周环以盆栽花木,曾作为祖庙附设的茶座供游人休憩游览。上世纪70年代后期由商业部门开设“梅园饭店”,后交由佛山市博物馆管理,并加以恢复原貌,对外开放。而整理复原过程中对孔圣殿周围环境改变太大,除孔圣殿本身基本恢复原貌外,其余花园部分做了较大的改变。

修复后,孔圣殿为单檐歇山顶,面宽、进深各三间,建筑面积近300 平方米,殿内供奉孔子石刻像,并在东、西两壁增嵌《孔子庙堂碑》拓本刻石。该殿室内神龛置有“孔子石刻像”,是按山东曲埠孔庙的孔子石刻像拓本重刻的;而左右两壁之上镶嵌的《孔子庙堂碑》石刻为唐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所书碑记拓本翻刻。殿内的明间还有大型雕花硬木隔扇屏风,无形制硕大而又清雅脱俗;该殿前檐明间檐柱花岗石柱础亦很有特色。

 

凭栏怀古 几多佛山传说

很多初来佛山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佛山的“佛”在哪里?而“山”又在哪里呢?

其实在很多佛山本地人看来,这几个问题也很不好回答。要回答这几个问题,首先得搞清楚佛山的文化味在哪里?佛山文化在来源上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在这次祖庙古建筑复原计划中,市长刘悦伦也明确了一个思想:修复要有文化味不要商业味。市长口中的这个文化味正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佛山味”。从今天开始,本报借祖庙复原的契机,邀请读者们一起寻找真正的“佛山味”,领略佛山独特的文化精粹。

大家对佛山味有何看法?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微博“@广州日报佛山新闻”,并在相关发言里发表个人建议。

现在的祖庙仅剩旧时建筑群中轴线上的景观,两侧不少古建筑已不复存在。

祖庙大修后周边环境也逐一改善,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市长表态

祖庙部分建筑复建 要有文化味

前日,市长刘悦伦明确表示,佛山启动祖庙古建筑群复建和景观提升工程,不是为了创5A景区,而是要进一步发掘和彰显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提升市民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在三大项目,刘悦伦尤其强调对于崇正社学及大魁堂的复建,“特别是崇正社学、大魁堂等具有重要历史与文化价值的古建筑,我希望能在征求广大市民的意见后,尽快按照历史原貌恢复起来,这是祖庙古建筑群复建和景观提升工程的核心工作。”刘悦伦说。而在图书馆现址方案中,刘悦伦倾向于方案一,刘悦伦表示,本来就是因为图书馆与祖庙风格不协调才要改,如果改完后还是不协调,就不算成功。

在孔庙片区景观提升工程中,对于孔庙南面的游客配套建筑设施,刘悦伦也明确发话不能搞得商业味太浓。“我们是要恢复佛山历史文化的元素,是文化寻根。要喝茶,哪里不能喝?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把祖庙搞得商业味太浓。”

 

关于“佛”

破解“佛山无佛”之谜

专家建议研究高僧生平

常有人说,“佛山无佛南海无海”,但实际上佛山并非真的无佛。而佛山其名的由来,也与一位高僧相关。史料记载在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剡宾国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带了两尊铜像来到季华乡,在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佛寺、传佛教。后来他回到了剡宾国。随着时间推移,在塔坡岗上的寺宇倒塌。唐代贞观二年所掘获的三尊小佛像,可能就是寺内原祀的佛像,人们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于是将季华乡改名为“佛山”。

有专家考证,佛山不仅得名与佛有关,到清代时寺庵散落各处,各种寺庵超过100处。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寺庙被毁,佛像也荡然无存,至今仁寿寺仍“有寺无佛”,而“佛山无佛”也正来自于此。

不过,尽管有着种种传说,但对于高僧达毗耶舍的生平事迹,现存记录非常少。有学者考证称,其实这名高僧与另一名名声大噪的高僧昙摩耶舍为同一人。而昙摩耶舍是传教译经的外来高僧,在佛教史上大名鼎鼎。同时,广州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寺庙光孝寺,也是由他建寺讲学。如果这种假设为真,在某种程度上这名高僧不仅与广州佛教文化传播有关,也与佛山佛教文化的渊源密不可分。

广东省社科院教授陈忠烈表示,这一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影响很大。如果佛山要挖掘相关文化,一方面可以关注三尊佛的重新安置,另一方面也可进一步挖掘这名高僧的生平,使其内涵更丰富,从实物和文化两个渠道来破解“佛山无佛”之名。

现在的祖庙仅剩旧时建筑群中轴线上的景观,两侧不少古建筑已不复存在。

祖庙历经百年大修。

关于水

祖庙门前曾是条河 经济提速靠水运

记者了解到,在本次修复古建筑的论证会议上,有专家提出,佛山历史上水文化非常丰富,所以祖庙的景观提升设计中应该更多一点水的内容。记者了解到,在历史上佛山老城区确实水系发达,多年以前祖庙门前便是一条河涌,史称洛河或者洛水涌,在上世纪60年代才填埋成为今天的祖庙路。早期的行通济等习俗,也与水流、桥梁密不可分。

而祖庙本身所供奉的北帝,传说中也是管理水务的。可以说,在佛山的文化渊源中,“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至于从宏观地理环境变迁上看,陈忠烈介绍,佛山的经济加速发展也与水运有关。据他介绍,在明代前后水运开始成为南方的重要交通组织形式。而当时佛山位于西江和北江交汇之处,既可通往江西、广西、贵州等地,也可通向广州、港澳等地,成为货物南来北往的中转聚集地。而佛山之所以成为明清四大聚,也与这种得天独厚的水路运输关系密切。

他表示,在古代地理版图上,当时的佛山仍然是大片水域,随着后来地理的变化陆地上升,原来的高地山冈成为保留古代文化的遗址。

而他也认为,“佛山”二字的首次出现,应该也可追溯至元朝的“佛山渡”概念,言下之意即当时的佛山主要起渡口作用。

现在的祖庙仅剩旧时建筑群中轴线上的景观,两侧不少古建筑已不复存在。

祖庙大修文化味不变。

关于商

商人踊跃捐资办学 商业中注入文化内涵

在本次重修古建筑之中,大魁堂所在的崇正学社重建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项目。记者了解到,在历史上崇正学社主要用于教育,而大魁堂则相当于“议事厅”,本地的文化人、乡绅在此进行交流,做出一些重要决定。陈忠烈称,古代的文化人每年都会在此聚会,称为“文会”,在此进行文化方面的经验交流。

在陈忠烈看来,佛山的经济发展之所以能从明清四大聚一直持续到今天,与佛山人尊师重教和商业诚信传统有很大关系。据介绍,历史上对于产业一度采取重农抑商的态度,商人的社会地位也不算高。而在佛山,经商发源较早,商人赚了钱之后也大都有捐资办学之风,使得商业与文化发展相结合。陈忠烈表示,历史上无论是佛山人考取功名,还是社学书院的分布密度均在排前列。

他认为,在商业中注入文化内涵,是佛山商业发展的一个特色现象。比如当时佛山曾有不少行业会馆存在,从事不同行业的商人在此联络,制定商业规则维护商业诚信,形成各行各业的特色文化。而在一些族谱之中,也开创了教授经商之道的先河,例如在本地霍氏族谱中,便专门记载了“经商三十六善”,意为经商时要遵守的36种规则,其中便包括了讲诚信不能欺诈等原则。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佛山特价房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