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佛山企业如何转型、金融支持如何深入企业、股权交易市场的企业债能否为企业带来融资新渠道?
佛山企业如何转型、金融支持如何深入企业、股权交易市场的企业债能否为企业带来融资新渠道?在昨日举行的佛山财势论坛系列活动上,马光远和广东区域经济专家丁力、佛山本土企业家、金融界人士就“佛山产业经济和投融资发展”展开探讨,共话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刚刚出台的金融“国十条”成为论坛议论焦点。论坛专家、嘉宾普遍认为,佛山企业受制于思维的保守,对金融应用并不清晰,佛山应大力打造金融服务产业,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
参与论坛的600多位企业嘉宾和市民正在认真聆听专家和业界人士的讨论。
佛企融资渠道普遍单一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担任论坛主持。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副会长张旗康说,佛山企业家没有像金融专家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要放在多个篮子里”那样做,佛山制造业很少是多元化经营,多是聚焦于某一行业精耕细作。
同样的思维方式还体现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上。目前佛山多数企业依靠银行贷款融资,很少运用资本市场融资,长此以往常常受制于银行。目前银行给企业的贷款多是短期贷款,到期一定要还款,很难续期或延后。
张旗康表示,资本市场对陶瓷企业来说是一条漫长的路,很多企业都望而却步。“在1500家建筑陶瓷企业、将近4000条生产线、年产能达到1100 平方米的基础上,为什么没有产生规模、效益、质量和附加值的企业?”张旗康认为,就是因为企业没有利用好金融杠杆。
佛企对“资本”太保守
“佛山企业家对金融市场显示出出乎意料的保守,这样的保守可能是由于家族企业的影响。”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OTC)挂牌融资部总经理刘千汇说。
“以佛山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为例,很多企业家过来跟我们聊,企业做大之后他们不知道以后是传承给子女,还是进入资本市场发展。”刘千汇说,“有时候我会问,在A股上市、属于机械装备领域的汇川技术,你是否知道其估值多少?”
刘千汇说,在资本市场上,制造业企业的盈利具有放大效应,这种放大效应在汇川技术上一度达到70倍。“也就是说,传统企业赚一块钱,资本市场就会赚70块。比如你去年有1000万元利润,在资本市场上可以卖到2~3个亿,但很多企业家不理解这样的思维。”
而广东金融高新区的落户,将更多致力于解决中小微企业的问题。股权交易中心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并分析中小企业风险的不确定性,设计金融产品,将融资品种以债券的形式推向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新融资渠道。
未来至少需要100家民营银行
张旗康说,社会资金大比例流入地产领域,做实体经济的企业家感觉融资困难。马光远反问:“既然房地产赚钱容易,为什么不把钱投向房地产?”在马光远看来,金融改革不是说限制钱的流向,而是建立激励机制,以此鼓励钱的流向。“如果实体经济很赚钱,钱自然就会流向实体经济。”
对于传统的银行贷款,马光远认为四大行都是上市公司,不会因为政府出台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就把钱流向实体经济。“四大行也是企业,要追求效益,作为银行不可能雪中送炭,只能锦上添花。”
“现在为什么企业融资很难,就是因为金融供给不够,银行还不够。”马光远说,“我们现在办一家民营银行难到什么程度,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以后拖了又拖,再三敦促,才搞了几个试点。”而在美国,90%的银行都是小银行,都为中小企业服务。马光远认为,要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就要朝着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结构改革,同时还要成立大量的、至少100家民营银行。
一个地方没有金融
产业经济不会强大
在中国第三产业在经济中占比超过第二产业之际,佛山的第二产业依旧占据了佛山经济近七成的份额。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广东经济延续近年的低增长,作为经济大市、制造业重镇的佛山,如何突围?
“这个速度很正常,广东今天如果还重视速度,那没有意义。”马光远认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希望一定在广东。“佛山很多人说产业转型,我说你不要瞎折腾。例如瓷砖,也是中国房地产行业链条的相关产业,也是中国经济风向标。但瓷砖这个行业,我们没有在全球规模的企业,说明瓷砖行业还有很大空间。”
广东也要看到自己的短板。在马光远看来,广东的短板就是金融。“未来我认为所谓的双轮驱动,一是创新驱动把制造业做强,二是把金融做起来、做大。”马光远认为,不要把发展金融的任务只是交给深圳,一个地方没有金融的话,产业不会做强。
广东金融高新区落户佛山后,整个佛山的转型升级离不开金融支撑,佛山的金融产业也离不开产业经济的促进。随着金融产业的进一步布局,马光远认为,广东应该做金融强省,佛山应该打造金融强市。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