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张槎村东岳古庙 修缮完工下月启动

珠江时报  作者:郑斌  2015-03-15 00:00

[摘要] 近修缮一新的东岳古庙,将于四月入伙加入到其中,共同守候乡民。

张槎村,作为一个村,她与张槎街道同名;作为一种传承,她的烟火延续了超过800年。张槎村古建筑群是典型的岭南建筑,镬耳式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绿釉瓦当,滴水剪边。观音庙香火鼎盛,陈尚书公纪念馆庄严肃穆,财神庙古为今用。它们至今依然发挥着祈福、祭拜、聚会、议事、休闲等民间文化作用。近修缮一新的东岳古庙,将于四月入伙加入到其中,共同守候乡民。

张槎村陈尚书公纪念馆副馆长陈顺荣介绍,张槎村古建筑群有三处,一处是现张槎街道办事处内的宋陈尚书祠、颍川世德祠。一处是仙槎书院古建筑群,由水月宫、陈尚书公纪念馆和财神庙组成,另一处则是东岳古庙建筑群。仙槎书院古建筑群现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这组建筑至今犹存,且保护得较好。

东岳古庙 下月举行迎神盛典

关于东岳古庙的文字资料极为有限,陈顺荣说,连古庙什么时候建成都难以知晓。只知庙内供奉东岳大帝黄飞虎,近一次重修是在光绪年间。去年,张槎村出资重修古庙,由市文广新局负责监督,由文保专家提出修复计划,并让专业的建筑公司施工。春节前,东岳古庙建筑已经修缮完工,镬耳式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恢复一新。值得一提的是,在古庙主厅的天花上,有个漆金盘龙木雕,陈顺荣说,“这是古物,修复时只是重新上漆而已”,金光灿灿,十分精美。

陈顺荣表示,东岳古庙将于四月启用,到时将请入东岳大帝,举行隆重的庆典。

仙槎书院 流落宝砚有下落

明清时代,在石湾原设有莲峰书院供乡试学子聚集,后莲峰书院失火被毁。光绪年间,在张槎村建仙槎书院供学子乡试及四方乡绅议事。1986年张槎村陈氏族人命名此书院为“宋陈尚书公纪念馆”,以祀其先祖北宋户部尚书陈显,弥补缺憾。纪念馆也是族人聚会,商议族内大小事情的场所。

仙槎书院属清代岭南祠堂建筑风格。三间三进,三进间以天井分隔。面阔近12米,进深42.8米,面积511平方米。

仙槎书院中堂上有“御赐擎天宝砚”的匾额,据张槎村《陈氏族谱》载崇宁元年(1102),宋徽宗赐陈显擎天铁砚一方。赋诗一首并刻于砚上。诗云:“驷马功勋载,名留御礼乡。体存仁者寿,日有自传扬。石眼明星朗,池心洗日光。文房一铁砚,中正外端方。”陈氏宝砚堂也是由此由来。遗憾的是,这方宝砚几十年前不知所终,陈氏后人多方寻觅依然不得其踪。去年,有消息传来说宝砚可能流落广州市区,这消息令陈顺荣兴奋,过完春节,他将和族里的兄弟到广州找寻,如果寻回,则是张槎村的一件大事。

观音庙 800年香火延绵

观音庙早称玉清庵,后称水月宫。据张槎村族谱记载,观音庙起码有四百年的历史,光绪元年重修,镬耳式封火山墙、灰塑山水博古脊、绿釉瓦当、滴水剪边。清代礼部侍郎李文田书“水月宫”石额;清代甲戌榜眼翰林院编修谭宗浚书门联。庙中堂供奉三宝佛、两侧是十八罗汉,后堂供奉观音。

2004年为观音庙近一次重修,如今观音庙是村民许愿祈福之所,香火鼎盛。在陈顺荣看来,佛山有很多观音庙,在乡村观音庙有水月宫如此香火鼎盛的,实不多见。

陈顺荣告诉记者,每年正月十五,观音庙照旧举行佛事,来自各地的信众前来祈福。陈顺荣介绍,观音庙已有超过八百年的历史,“三世祖定居张槎村前,玉清庵就已经存在了”,一直香火鼎盛。

陈氏宗祠 500年绿瓦祠堂

在解放前,张槎村有大约30间祠堂、庙宇,解放后由于历史原因被拆除了15间以上,至今保留11间。其中宋陈尚书祠是纪念张槎陈氏始祖陈显而建的宗祠,颍川世德祠则是纪念其第三代陈氏祖先。

这两座古祠几乎同时建成,都是约500年前张槎村陈氏十五世祖陈炎等兄弟建成。近一次维修于民国15年(1926年),由当时的族长陈恭受发起,两年后修成。两古祠施工精美,镬耳式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瓦面是上了绿釉的瓦,是当时少见的绿瓦祠堂。

陈顺荣说,令张槎村村民遗憾的是,解放后,这两座祠堂被征用作公社的行政中心所在地,至今没有回归张槎村。

财神庙 今为书画曲艺院

财神庙是仙槎书院古建筑群东侧的一座古庙,三间两进,面阔10米,进深23.2米,面积232平方米。头门前廊木刻雕花梁架,青砖石脚门面,花岗岩墙裙。正门上方正中嵌“财神庙”石门额。头门后廊有东西偏间。二进四大厅,坤甸木柱、方形石柱础。属于清代岭南庙宇建筑风格。

现财神庙已没有供奉财神,而是作为张槎村诗书画社社址,也是村曲艺协会活动场所。

链接 陈尚书公

南粤始祖陈尚书公名陈显,生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五月初五日午时,少好读书,五经博览,是熙宁年间的科举生员。宋仁宗元丰七年(1084年)甲子科中河南乡试解元,登乙丑进士,初任翰林院编修,历升礼部侍郎,擢升资德大夫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初一得到宋徽宗御赐擎天宝砚(陈氏宗祠宝砚堂的由来,后失传)。

因弹劾奸臣蔡京触怒宋徽宗,陈显官贬浙江,继而隐居四明山。后召为宣和殿大学士,他辞而不受。金兵南侵后,他举家先后迁至会稽、长陵、温台,不断南迁,到韶关南雄住了6年后,于建炎元年(1127年)迁至广州府南海县,定居于现在的张槎。卒于 84岁,为张槎陈氏始祖。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佛山特价房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