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海”的出现要比“佛山”甚至“广东”早一千多年,南海在南海郡、南海县、南海市时期的“疆域”范围,都比今日的南海区要大。
三、【南海市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南海经历了从县到市级 的转变,“疆域”也变得越来越小,但这个时期的南海经济却飞速般地发展着。
1950年3月,成立南海县人民 ,直隶广东省。
1983年6月,省实行市管县制,南海县隶属佛山市。(曾经佛山就把南海给“吞”了!)
1979年,南海县经过建国后30年的建设发展已初步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农业生产位于前列,拥有独立核算企业326家和一批社队企业,工农业总产值达14.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7.6亿元。
1980年前后,变化从农村开始,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外资经济紧随其后,南海工农业生产得到飞速发展。全市工农业生产总值17.11亿元,1990年这个数字已达到87.19亿元,增长了4.1倍,其中工业产值增长了6.79倍。南海市因此被誉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四小虎”之一,并于1992年7月7日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名列第四。
接下来,南海县通过撤县设市,经济进一步腾飞。
1992年9月23日,南海撤县设市,由佛山代管,全市分为3个街道、15个镇。
1993年9月29日,把大沥、盐步、黄歧3个镇变为街道。
1994年2月28日,设立西樵区,全市有6个街道、11个镇、1个旅游度假区。
1995年2月23日,设立狮山街道、三山港街道。
1997年5月30日,设立西岸镇。全市分为7个街道、12个镇、1个旅游度假区。
2001年9月18日,撤销三山港街道,并入平洲街道。
同期经济:城市化发展
1992年9月23日,城市化成为南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90年代中期,南海市全面启动“五创”工程,成为南海经济发展的动力。
200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9.7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976.95亿元,财政收入27.54亿元,职工人均收入142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03元。
四、【南海区时期】
进入南海区时期,南海“疆域”范围主要都是内部 规划的调整,管辖范围自此基本确定。
2002年12月8日,“大佛山”时代来临,撤销县级南海市,设立佛山市南海区,并将南庄镇划给了禅城区。自此,今天的南海区便形成了,占地1074平方公里。
2005年1月10日,南海区调整 规划,调整后包括2个街道、6个镇,分别是桂城街道、罗村街道、大沥镇、里水镇、狮山镇、丹灶镇、九江镇、西樵镇。
2013年,罗村街道并入狮山镇,自此佛山全市管辖6个镇+1个街道。
2009年,《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协议》签署,标志着广佛同城化正式启动。
2010年,广佛 线正式开通,缩短了广佛的通勤时间。
2015年,南海区一手房成交28960套,成交总量创五年新高,位列佛山五区之首。
小编总结:
从秦朝南海郡发展至今天的南海区,“疆域”范围从原来的14.2万平方公里缩小到今天的1078平方公里,但经济发展却从来没有落后。“疆域”虽小,经济体量很大。仅从房地产行业看,它撑起了佛山楼市的半边天,自“解限”后,包括保利西雅图、中海金沙里、万科金域 、滨江1号等广佛交界盘一时大热,成交总量一支独秀。说不定,你现在买的房子就在古时的南海郡哦,有没有忽然觉得很牛逼!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