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项目 > 正文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东借西连南融的三水连城诀

佛山日报  2016-08-01 08:03

[摘要] “我们可携手共同谱写西江水文章。”7月26日,高明党政代表团到三水交流学习,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和高明区委书记徐东涛共同发出了这样的呼声。

“我们可携手共同谱写西江水文章。”7月26日,高明党政代表团到三水交流学习,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和高明区委书记徐东涛共同发出了这样的呼声。

在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三水、高明两区主官都非常清醒,竞争是一种良性竞争,更多的是要实现两地资源共享,共同做大西江经济走廊。

地处珠三角西部的三水,从全省视角来看可谓是“承东启西”。随着区域竞争、合作的进一步打开,三水是否能承担起这“承东启西”的重任呢?三水有什么能力将自己打造成为珠三角与粤西北地区的节点城市和桥头堡并承担佛山新经济增长极?的答案就是,保持自身发展优势,以更开放的视野来整合资源,为三水所用。

东借南海、广州、深圳,承接创新资源梯度转移;南携高明打造西江经济走廊,做强制造业和文化旅游产业;西连肇庆,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样的思路基于三水产业、交通和环境优势,这样开放的“连城诀”,或许能让三水以更加开放的资源共享,实现新一轮的腾飞,在区域竞合中脱颖而出。

珠三角“小弟”向东找发展

向东!向东!向东!

一条条高速、城轨、高铁开通,三水人发出了这样的呼唤。

三水人为何发出向东的呼唤?“向东看,学强者,借力先行者,三水才有更广阔的出路。”三水区经科局相关负责人这番话,代表了大部分有发展欲望的三水人声音。

大致以肇花高速为线,将广州及以东地带分为了珠三角和粤西北,三水无疑是珠三角向西的咽喉地带。然而,即使地处咽喉,三水又为何有如此强烈的参与区域合作的愿景?

近日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的高度,首次提出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以更加开放务实举措引领发展,推动佛山制造走向世界。要求各区结成亲密的共同体,推动各区经济差异化发展,全方位开展合作与竞争。

开放合作竞争的动员令发出,三水何去何从?

“三水要更加注重开放引领发展,站在珠三角的高度来定位,走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并重之路。”黄福洪表示,既要对接好广州、南海、禅城的辐射,向先发地区学习,也要加强与高明的联动合作,进一步发挥优势,在比学赶超中推动发展。

三水区域竞合“东借、西连、南拓”的连城诀,在三水“十三五”规划执笔人、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乃华看来,这既是三水开放发展需要,也是佛山对三水这个增长极的期望,更是三水发展的机遇所在。

2015年,三水区突破千亿,成为佛山第四个千亿经济体,占佛山 GDP 超过12个百分点,而2010年,三水GDP仅占全市的9.8%。对于三水之于佛山而言,市委市政府寄予了更多的期待,市委、市政府期望三水能借助空间和环境优势,为佛山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撑。

当原有拼资源、拼政策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地方发展将更加依赖内生动力。三水重任在肩,在从区域协调发展、新兴产业中寻找新增长之外,参与区域合作找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三水的必然选择。

城市群、一体化将是大势所趋,三水的朋友圈,应该在珠三角找到更多强者。曾到过三水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陆军认为,城市群将是未来发展大势,在振兴粤东西北的战略下,三水是珠三角向西走廊的广佛肇中心,更是珠三角向大西北的节点城市。与其被动参与区域合作,不如主动策动合作,赢得先机。

竞合大势所趋 三水凭何追赶?

三水给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陆军深的印象,是做好了水文章。“三水山好水好,发展饮料产业定位很准确,发展得也很好。”陆军说,生态环境是三水发展的一块瑰宝。

然而,与佛山其他区比对经济数据,后发、体量小的三水难以出众。那么,珠三角“小兄弟”三水,凭什么在区域竞合中追赶先发地区,三水有什么资本?

三水即使放在五区比成长速度,也相当耀眼。三水发改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从2011年起至2015年,三水GDP同比分别增长16.20%、11.22%、12.46%、9.6%、9%。

“将三水放在县区来观察,她也是一颗明星,长期进入百强县区前50强。”顾乃华也认为,三水实现千亿GDP的量积累,在新竞争中起点不低了,难得的是,三水的绿色发展将是一个重要的筹码。

“三水土地开发强度为20%左右,而全市超过了30%,三水在绿色发展方面有优势、有基础。”市委书记鲁毅曾如此评价三水。黄福洪也认为,在区域竞合中,三水大的优势是生态环境、发展空间和良好发展势头。

“三水的山、水、湖等自然生态禀赋十分丰富,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明显。”这是三水对外交流时常引用的自我介绍内容之一。三水三江汇流造就发达的内河涌水系,水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中心城区绿化面积超过850万平方米。这些突出的生态环境,三水近年吸引了尼克公园、宝苞农场、本焕寺等一批优质项目倾慕而来。

与三水对生态环境的“守”殊途同归,三水交通的“攻”带来的区位优势同样明显。

近日,三水上半年楼市数据出炉,半年时间三水销售上万套房,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积和新建住宅销售面积分别同比上涨74.96%和66.44%,大批广州客的涌入是数据跃升的推手。这个推手背后,是区域价值得到认同。“三水有高铁,有城轨,值得买一套房投资。”在禅城从事金融行业的张灿辉,也因广佛肇城轨开通,在三水新城购置了投资物业。

三水一资深房地产观察人士分析,三水上半年楼市“金五银六”现象,交通区位优势凸显是一个重要的推力。

贵广、南广高铁,广佛肇城轨,7条高速,三水人对如今的大交通如数家珍。“现代化的立体交通体系,让外界看到的是三水的发展潜力和价值。”三水区交通运输和城市管理局常务副局长蔡振鸿说,这些大交通项目,让三水快速联系珠三角、粤西和中国西北部。

从佛山维度看三水追赶姿势,佛山支持推进一环西拓等项目,发出支持鼓励三水向禅城区看齐的信号,三水追赶发展势在必行; 从国家维度看,国家实施西江-珠江经济带战略,粤桂黔合作、广佛肇一体化走向深入,有着“生态环境+发展空间+交通区位+发展势头”,处于粤桂黔高铁经济合作实验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珠三角面向西部的桥头堡,站在了区域合作的历史潮头。

这些变化和优势,让三水人有了更足的追赶底气和信心。

区域竞合 三水保持何种追赶姿势?

三水是目前佛山开通高铁站点的区,这是他们引以为豪的地方。但是,自豪心理下,三水不少干部有更多担忧:贵广南广高铁佛山西站一旦开通,三水北站或将会被削弱。

同样的担忧仍有很多。区交通部门一位人士分析,对外大交通接驳、区内交通组织、港口经济转型等都存在不少难题。

如同上述的交通优势如何转化为发展优势困惑,三水生态环境优势也面临如何更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

向东一步是繁华,向西一步是宁静,三水究竟应该如何追赶?以什么心态和姿势合作?

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极化过程,只有极少城市会成为“变革中心”,因此三水不可能变成广州。在这部区域发展的大剧中,每一个角色都是不可或缺,但不可能每一个角色都是主角,每一个角色都要因应剧情需要不断修正:我是谁?我要成为谁?

那么,三水是谁?三水要成为谁?三水可以成为谁?

未来城市发展必然带来区域性“中心+副中心+卫星城”的城市群格局。顾乃华认为,三水完全有条件成为广州的卫星城,与广州分工合作。他说,三水要成为佛山更为重要的增长极,未来一些重要项目也可能放在三水,因此,三水应在机械装备等新兴产业更有作为,发挥自身优势才有合作的话语权。

区域竞合就是城市群之间协作分工、优势互补。无论三水向东靠“大佬”,还是向西连、南拓结兄弟,三水必须摆正心态和姿势,在合作发展中保持发展特色。生态环境是三水一大特色和优势,不能为了合作,为了追赶发展而牺牲环境。

“区域一体化下三水区位优势明显,但要在区域合作中有收获,就必须学会借力。”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说。三水借力打力,当好二传手角色,将排球固定位置,链接广佛和肇庆,用好广佛和肇庆资源,三水区域就会“活”起来。作为广佛的链接点,三水必须从珠三角的高度来清晰定位自己。

贵州遵义主动拥抱重庆,从初的重庆经济协作区成员,到享受“直辖市待遇”,遵义用20多年时间,争取到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也在区域合作中赢得机遇,成为贵州省内经济的佼佼者。

三水要借势借力推动发展,向东借力,乐平是先锋,其所需的势是佛高区核心园,与狮山的路网对接、产业合作,尤其是汽车产业协作必须有更为深度的融合。向西,与兄弟区高明的联手来得更快,两地将携手写好西江水文章,但交通瓶颈必须率先打破。

“无论哪种区域合作方式,对自己产业定位、角色定位,如何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这些都将影响地方在区域合作中能收获多少。”林江说。

■对话专家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乃华:

注重产业链衔接

面向更广区域谋合作

记者:在您看来,三水要开展深度的区域合作关键的是什么?

顾乃华:在目前区域合作非常普遍的情况下,产业的跨区域合作很重要,可以把资源、要素聚集在一起。要开展区域合作,一要有开阔的视野,不能局限于广佛对接,应面向更广区域谋发展。二要强调基础设施对接,尤其是交通路网的对接,断头路的问题肯定要解决。三要注重产业链的衔接。四要重视政府、学研机构、企业三者融合发展。五要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记者:那么在产业合作中三水如何定位自己?如何参与产业链的对接?

顾乃华:三水首先要清楚认识自己的条件,才能给自己清晰的定位。和部分珠三角地区或粤西地区相比,三水的产业基础、生态环境、土地和空间、政务环境都是其优势所在。目前在食品饮料、园区载体、配套环境方面都有比较成熟的模式和推进机制,这些都是三水的优势所在。

在区域合作中,三水要立足于自身优势,参与细分领域的合作。实施上,现在所说的差异化发展,并不是要避开同一产业。产业链条中各个点的差别是很大的,在产业链环节错位,才能达到既合作又避免同质化竞争。此外,即使是同一产业,也可以瞄准不同的市场,这样区域间反而更能形成合力参与国际化竞争。

另外,在合作中并非一定要发展支产业。每个区域的龙头企业对配套半径是有要求的,可以通过市场调节,让企业之间的其他环节建立联系,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

记者:在区域合作中政府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顾乃华:作为政府部门,首先要有广阔的视野,做好长远的规划。区域要描绘一张什么样的蓝图、需要什么样的合作,政府要高屋建瓴做好顶层设计。

区域合作很多时候是自上而下的,那么在政策上要做好衔接。现在单靠区域之间的政策比拼是很难吸引企业的,如果合作区域之间有可衔接的政策,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拥有更顺畅的营商环境。

另一方面,合作和竞争经常同时存在,不是割裂的,这是市场调节行为,作为政府要顺势而为,有开放的胸怀。举个例子,企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产生了其他需求,比如当地不适合企业研发机构的发展,研发机构被吸引到外区,区域也应顺势而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佛山特价房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