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南方+客户端>  正文

手机看新闻

GDP背后的变局:佛山如何塑造发展新形态?

南方+客户端2022-08-04 20:04:38来自北京市

启建不久的佛中人才灯塔创新产业园内,十大项目加速推进。昔日杂乱无章的南海桂城融通路桥下空间,成为居民的运动公园。三水云东海,主干河涌水质日益提升。

这些看似无关的变化,指向同一个关键词:发展新形态。

去年底,佛山市委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塑造发展新形态”这一全新命题。

在今年上半年佛山2.8%的经济总量增长背后,来自多个关键领域的“形态之变”,更加硬核、影响也更长远,正在塑造出一个令人更具信心的崭新城市。

产业促聚

塑造发展新形态,首先抓产业。这也是佛山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

去年下半年,佛山提出要以“四大决心”推动“四大改变”,即改变工业不连片、供地不保障、产业不高端、招商不给力的状况。这四个“状况”中的前两点,就是佛山产业形态存在的突出问题。

长期以来,不成带不连片的产业,零零散散的土地,早就成为佛山人“熟悉的风景”。这种零散杂乱的产业形态,阻碍了佛山产业的进一步升级、扩容。站在佛山全市32个镇街来看,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也呼唤体系重构。这些形态问题,早就是阻碍佛山产业升级扩容的长期顽疾。

去年11月,佛山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强化产业空间规划,引导产业聚集发展,形成“中部强核、东西两带、南北两圈”高效联动产业格局。今年2月以来,佛北战新产业园、佛中人才灯塔创新园等一批新的大园区、大平台在全市陆续启建。临近广州的大沥开始发展现代物流产业。7月,佛山又提出谋划建设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

十大制造业园区之一的佛山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建设现场。资料图片

在此期间,顺德村改、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与产业用地有关的改革举措在佛山加快推开,为产业提供新空间。

腾出新空间、建设新园区、形成新集聚,是目前佛山产业形态之变最主要的三个特征。

聚变刚刚开始,具体效应仍待检验。但已经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对佛山核心竞争力的一次重塑。

生活求美

佛山发展形态的另一重变化,也正在发生。区别于产业,这是一场对“生活空间形态”的重塑,其关键词就是“美”。

作为一个GDP万亿级城市,佛山的城市界面、面貌并不突出。用老百姓的话说,还不够美。不够“美”,往往意味着城市规划、设施建设品质不够,治理存在黑点盲点

让城市更美,是几届市委市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去年底的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佛山人民的梦想就是建设一座高品质现代化大城市”。

塑造生活空间的新形态,是软硬结合的精细功夫,既要加大各类公共基础建设、民生类投资,也要用“绣花功夫”做好城市治理,让生活更方便舒适。

从杂草丛生、人迹罕至的桥下荒地,变身设施丰富、欢声笑语的休闲运动好去处,这样的转变,发生在广佛江珠高速跨融通路桥底空间。 黄艳姿 摄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佛山民生领域方面的投资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其中,教育类投资增长34.1%、卫生和社会工作类投资增长336.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32.0%。

建、治结合,佛山进展迅速:截至6月底,佛山打通“断头路”11条、治理交通拥堵点63处、建设电动自行车专用道431公里、新增停车泊位5.3万个。6.72万平方米的公交站场项目开工建设,63处交通拥堵点已经完成综合治理。全市136处桥下空间激活的面积达308多万平方米,分别相当于9个中山公园、8个文华公园、7个亚艺公园。全市完成广佛江珠高速大沥段等重点道路绿化提升项目17个、累计绿化面积874514平方米。

短短半年,很多以往被熟视无睹的乱象被清除了,很多以人为本的功能出现了。

生活空间无非城与乡。随着佛山塑造生活空间新形态进入“深水区”,未来还要直面解决佛山城乡混杂、城不城、村不村的问题。

建设好一座高品质现代化大城市,佛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大半年来的改变,让人们对这样的未来怀有信心。

未来佛山塑造生活空间新形态,还要直面“城不城、乡不乡”的问题。戴嘉信 摄

生态降污

塑造生态环境的新形态,也是一项难度高、投入大的工程。

在人口近千万、工业总产值超过2.6万亿元的佛山,保护、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永远都是一件大事。

水、大气、固废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重点。其中,水环境整治成为了佛山去年以来的突出抓手。去年,佛山印发《佛山市水环境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治理实施方案(2021-2025年)》。2022年共铺排265项治水项目,涉及投资金额151.52亿元,力求全面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8月初,佛山市水环境治理指挥部宣布,截至上半年有关治水项目已落实资金10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3.54亿元。佛山7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优良率为85.7%,达到考核要求;7个省考断面6个达标,达标率为85.7%,未达标的漫水河噉咀断面水质同比改善6.32%,预计全年目标可达。

纵观这半年,降低水体污染,让一条条连接城市、人居、乡村、园区的河涌变得让人亲近,就是佛山生态环境形态上最显著的变化。

顺德沙头社区在河道种植水草,有效提高河道的生态自净功能,同时营造出“水中绿岛”的生态河涌新景致。 均安宣办供图

塑造生态环境新形态,对生活空间也有直接影响。例如,在治水过程中,佛山开展了江河两岸整治提升工作,目前清理整治河道突出问题11275宗,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22.5万平方米,同时建成碧道416公里,碧道已成为市民亲水游憩、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塑造生态环境新形态,无法一蹴而就。近日召开的佛山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会议提出,上半年佛山市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总体上扎实、有力、有成效,值得肯定,但客观审视现状,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污染防治攻坚仍在负重前行。

如何生态环境的新形态,将长期考验佛山人的智慧和耐力。


区域向协

在产业、生活和生态之外,佛山塑造发展新形态还有一个更宏观的落脚点,就是区域发展形态。

从全国看,高明、三水经济总量、人均GDP、工业规模都不低,有些指标还走在全国前列。但从佛山内部看,区域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比较明显,经济总量上的大区、小区对比落差大。这成为佛山发展形态的一个特征,也成了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短板。

去年底,佛山宣布,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资源要素配置,建立健全南海结对三水、顺德结对高明紧密协作机制,东、西、南、北、中互动发展。

今年2月,南海区、三水区签署结对紧密协作框架协议。两区计划,从规划无缝衔接、产业协同共建共享等七大方面探索结对协作发展新路径。此后,面积487平方公里,跨南海、三水的佛北战新产业园成为体现两个区践行合作的主阵地。

三水城区鸟瞰。戴嘉信 摄

同期,顺德与高明正式启动紧密协作,在重点产业协作、基础设施联通等领域深入对接,谋求合作共赢。在两区紧密合作的背景下,位于高明的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发展迎来了更大的可能性。

塑造更协调、更均衡的区域发展新形态,是佛山赢得城市竞争的希望所在。当两个区在经济总量、人口总量、产业源动力上拉近与南海、顺德的距离,佛山全市的经济规模就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回眸过去一段时间,产业形态、生活空间形态,以及生态环境形态、区域发展形态上的变化,成为佛山塑造发展新形态的“起手棋”。

放眼未来,这些新的形态将交织共振,成为佛山的核心竞争力。

【南方日报记者】赵越

【作者】 赵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